html模版






標題

關於南亞這次的地震


問題


我想知道比較詳細的關於這次大地震所造成地球發生的改變(反正是變化,就對了)跟以前不一樣的因為我要做報告~謝謝還有事我另外想知道的~現在可不可以預測地震啊?(不是不能咩?)怎麼有人預測對了勒?


最佳解答


南亞這次的地震,是數十年僅見的九級大地震,猶如同時引爆逾一百萬個廣島 周日(12月26日)在印尼發生的9級地震,雖然震央在10公里深海處,卻令附近的印度洋安達曼群島斷層線,出現達1000公里裂痕,激發起滔天大海嘯,除了令數十萬人失去親人和家園外,世界地圖亦可能要重新繪製。美國地質勘探局(USGS)專家赫德納特更指出,地震令蘇門答臘島和它周邊的一些島嶼,可能移位超過30米,改變了地圖樣貌。 除了地球因這次大地震而變了樣外,就連自轉速度也可能因此而被改變。香港太空館助理館長劉啟業也說:「據報道,這次大地震令印尼一些島嶼位置移動了幾十米,部分山亦因此而高了幾十米,地貌因地震而出現改變,地球的自轉速度亦會受影響。」 地球本身像陀螺般不斷轉動,令世界有日夜之區隔。劉啟業解釋說:「自轉的離心力,令地球的形狀亦非正圓形,而是呈橢圓形狀。而陀螺能不斷轉動,不會倒下,全靠其慣性和質量,所以若陀螺的形狀(即地殼表面)出現變化,質量分布亦隨之不同,於是轉動的速度也會產生變化。」 日後時間 有所偏差 不過,地球自轉速度其實亦一直不停改變。劉啟業說:「地球自轉的速度一向都不平均,會有百萬分之一秒的快或慢,所以一年累積下來就可能會快半秒,於是久不久就有所謂的閏秒,以配合時間不會受自轉影響的原子鐘。」 劉啟業估計,這次印尼大地震對地球自轉的影響很輕微。「地球直徑逾一萬二千公里,地殼只得幾十公里厚,宏觀而言只是很薄,故此這次地震造成的質量分布轉變,相對整個地球來說,只是很細,估計自轉速度只會因而慢百萬分之幾秒,需要特別儀器才能測量到,人和動物差不多感應不到,生活不會因此受影響。」 地軸傾斜 氣候反常 反而,地球軸心若出現傾斜,情況才可怕。劉啟業說:「地球呈23.5度的傾斜,並不是垂直的,所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時,不同的地方受到來自太陽的光與熱亦有分別,形成四季變化。若地球軸心受改變,世界氣候便會反常,冬天可能更凍,又或再沒有四季、南北極之分。」 幸好,地球軸心只有受到巨力衝擊,才會出現強烈擺動轉變。劉啟業說:「地軸大變的機會好低,因只有約等於地球質量的大行星撞過來,才有可能打散地軸。」 有專家指出,去年開始地球的地震已出現異常。中文大學地球信息科學實驗室研究員楊立民說:「一般黎克特制6.5級以上的大地震,一年只有一兩次,但2003年至今,全球已發生大地震八、九次,顯示地殼活動進入了較明顯的活躍期。」 日本台灣 進入高危 不過,短期內印尼再出現達8級以上大地震的機會卻不高。楊立民說:「通常同一地方有大地震後,因內部能量已經釋放,故平均要再隔幾十年,才有機會再發生。估計未來再有大地震的話,發生的位置,可能在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之間的日本和台灣的機會較高,但亦不排除中東如伊朗一帶,會有大地震爆發。」 可是,以人類目前的科技,準確預測地震的發生仍有極大困難,特別是發生在海底的地震。楊立民說:「陸上的地震預測還好一些,因相對地方小一些,放置監察儀器的密度可較高,且又能利用遙感衛星,發現地表溫度有否出現異常,然後再作針對性的研究,但仍然未能做到準確預報地震的發生。」 而發生於海底的地震,人類更無能為力。海洋太大,令放置測量地震的儀器,密度無可能足夠,且海水深度可達十幾公里,壓力令儀器的作用距離會大幅縮小,即使衛星亦只能探知海洋表面溫度變化,所以深海地震最難預報。 http://singpao.com/20050101/local/657050.html 在地震發生之前,能夠明確地指出地震發生的地點,地震發生的時間,以及地震的規模、震度等,這就叫做地震預測。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象,要準確地預測其發生時間、地點,以及其規模等,在目前似乎還不可能。現在世界各國許多專家、學者,均致力研究,也許將來有一天能夠實現。但是,由於各種地震觀測資料的日漸增 多,地震災害的預估變為可能,其技術也趨成熟,將來在地震預測方面可能先做到下列各項:(1)可能發生破壞的地區;(2)破壞的大小程度;(3)破壞發生的機率。 假定有人發表地震預測,可信嗎?它的答案是:可以相信。但是,這種預測沒有明白表示地震的震央 位置、規模,以及可能發生的震度,而涵括的範圍又那麼大,這種預測顯然值得商榷。 http://scman.cwb.gov.tw/eqv3/knoweldge/eq_100/100/074.HTM


其他答案


●九州娛樂網站http://ts777.cc●●●運彩遊戲、真人遊戲、電子遊戲、對戰遊戲、對戰遊戲●●●●新舊會員儲值就送500點●真人百家樂彩金等你拿●線上影片直播、正妹圖、討論區免費註冊歡迎免費體驗交流試玩!●九州娛樂網站http://ts777.cc印尼大地震地殼變化地球自轉變慢研究地球的契機中廣新聞網2004-12-2717:00超級大地震影響地球自轉,不是危言聳聽,國科會地震及斷層研究計畫總召集人王景華表示:印尼外海的大地震可能造成地殼的外型產生變化,未來一定期間內,地球自轉時會出現些微的差距,每天的時間因此會多出零點幾秒。(彭群弼報導)王景華表示:這一起規模達到9.0的地震,不但在人類的歷史上罕見,造成可能近一千公里的逆斷層以及破碎帶,也極為罕見,未來幾年將成為地震學界研究的熱門題目。王景華說:在印度洋海域,文獻資料裡幾乎找不到有其他地震能與這一次的規模相比!正因為地殼出現了將近一千公里的破碎,導致了地殼的外型出現變化,推估可能會會引起地球自轉時,出現細微的變慢,估計地球自轉的速度可能會略微放慢一點點,簡單的說:一定時間內,地球每一天的時間長度,可能會多個零點零幾秒!對一般人而言,當然無法感受,對於科學家而言,卻是一大難得的機會,透過人造衛星的監測,可以掌握相關的變化!此外,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馬國鳳所長表示:印尼這一起地震發生之後,地球將會進入一段為期不短的震盪期,持續放射出許多波長不一的輻射波,對許多地球科學的學者而言,剛好可以藉著這個難得的機會,進一步蒐集資料,試圖更進一步瞭解地球內部的構造組成,科學界最有名的例子,就是在1960年代,透過智利大地震的機會,科學家發現了地球的「外核」是液體,而不是固態!因此,印尼外海地震發生之後,將會是科學界一次重要的動員,從地震本身,海嘯,甚至地球的運動,構造,有一大堆課題等著人類去探索瞭解,如果有機會從新的發現中,找到降低災害的方法,也許是在犧牲了一萬多條寶貴生命之後,少數的收穫吧。現在的科技還沒有辦法預測地震,但是為什麼有人可以預測地震,大概只能說是他自已本身有某種磁場比別人強吧!參考資料:http://news.yam.com/bcc/life/200412/20041227746453.html


以上文章來自奇摩知識家,如有侵犯請留言告知


https://tw.answers.yahoo.com/question/index?qid=20050102000010KK01086


6A7CD840F16F33B9
arrow
arrow

    n71ph37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